中文名称:Rh血型检查
英文名称:Rh group
项目介绍 :
Rh定型主要鉴定D抗原,红细胞上有D抗原的人是Rh阳性,缺乏D抗原的人是Rh阴性。Rh阳性中有部分弱D型(Du型),表现为只被部分抗-D血清凝集,当弱D型(Du型)血输给Rh阴性受血者时仍有引起产生抗-D的可能性,因此弱D型(Du型)若作为供血者应作Rh阳性看待,作为受血者应作Rh阴性看待,以免产生抗体发生溶血反应。另外50%~75%的Rh阴性个体通过妊娠或输Rh阳性血,而受D抗原阳性细胞免疫产生抗-D,发生新生儿溶血病和输血反应。
英文名称:Rh group
项目介绍 :
Rh定型主要鉴定D抗原,红细胞上有D抗原的人是Rh阳性,缺乏D抗原的人是Rh阴性。Rh阳性中有部分弱D型(Du型),表现为只被部分抗-D血清凝集,当弱D型(Du型)血输给Rh阴性受血者时仍有引起产生抗-D的可能性,因此弱D型(Du型)若作为供血者应作Rh阳性看待,作为受血者应作Rh阴性看待,以免产生抗体发生溶血反应。另外50%~75%的Rh阴性个体通过妊娠或输Rh阳性血,而受D抗原阳性细胞免疫产生抗-D,发生新生儿溶血病和输血反应。
输血前开展Rh血型鉴定,以免Rh阴性受血者接受Rh阳性血后产生Rh抗体;若Rh阴性受血者体内已经含有Rh抗体,在输入含相应抗原的Rh阳性血液后,受血者将引起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
1.O型Rh阴性妇女且夫妇Rh血型不合,需做产前实验室检查,以检测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可能性和受累的程度。因IgG类的Rh抗体能通过胎盘,从而破坏胎儿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引起新生儿溶血病。曾分娩过Rh新生儿溶血病的妇女,在其体内Rh IgG抗体仍处于较高值,不宜即刻怀孕,否则胎儿有可能发生严重胎内贫血,引起胎儿水肿甚至死胎。
2.当少量的Rh阳性红细胞进入Rh阴性受血者循环时,可用人Rh免疫球蛋白来防止Rh阳性红细胞的初次免疫。
1.O型Rh阴性妇女且夫妇Rh血型不合,需做产前实验室检查,以检测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可能性和受累的程度。因IgG类的Rh抗体能通过胎盘,从而破坏胎儿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引起新生儿溶血病。曾分娩过Rh新生儿溶血病的妇女,在其体内Rh IgG抗体仍处于较高值,不宜即刻怀孕,否则胎儿有可能发生严重胎内贫血,引起胎儿水肿甚至死胎。
2.当少量的Rh阳性红细胞进入Rh阴性受血者循环时,可用人Rh免疫球蛋白来防止Rh阳性红细胞的初次免疫。
1.大约99.6%中国人为Rh阳性(白种人约为85%)。
2.其余约0.4%为Rh阴性(白种人约为15%)。
2.其余约0.4%为Rh阴性(白种人约为15%)。
1.灵敏度和特异性
临床现常规使用单克隆抗-D试剂检测Rh血型的D抗原。应用分子生物学的基因技术是鉴定弱D型红细胞上带有D抗原的最可靠方法。
2.干扰因素
①受检细胞被免疫球蛋白致敏;检测用器材或抗血清被污染;标本血清中含有引起红细胞凝集的因子;抗凝不当;多凝集细胞;受检细胞与抗血清孵育时间过长含高蛋白定型试剂会引起缗钱状形成均可导致Rh血型鉴定假阳性。
②定型血清试剂失效;受检细胞悬液浓度太高;离心后重悬细胞扣时摇动用力过度摇散微弱的凝集;漏加试剂;某些弱D抗原(需通过抗球蛋白试验吸收放散试验或基因分型等技术才能检出)均可导致Rh血型鉴定假阴性。
临床现常规使用单克隆抗-D试剂检测Rh血型的D抗原。应用分子生物学的基因技术是鉴定弱D型红细胞上带有D抗原的最可靠方法。
2.干扰因素
①受检细胞被免疫球蛋白致敏;检测用器材或抗血清被污染;标本血清中含有引起红细胞凝集的因子;抗凝不当;多凝集细胞;受检细胞与抗血清孵育时间过长含高蛋白定型试剂会引起缗钱状形成均可导致Rh血型鉴定假阳性。
②定型血清试剂失效;受检细胞悬液浓度太高;离心后重悬细胞扣时摇动用力过度摇散微弱的凝集;漏加试剂;某些弱D抗原(需通过抗球蛋白试验吸收放散试验或基因分型等技术才能检出)均可导致Rh血型鉴定假阴性。
一般无特殊要求。
1.标本必须有正确的标签,并且采自患者静脉血。
2.标本必须鉴定和标记,确实无误的来自患者和献血者,并与血液申请单上内容核对、确证。
3.反复输血者应注意抽取新的标本作配血试验,避免应回忆反应而产生抗体漏检。
4.血清、血浆均可,但使用血浆标本时,应注意排除纤维蛋白原和补体的干扰。
5.留置针标本不考虑,因为不能代表患者当前的免疫学情况。
6.溶血标本一般不使用,还有稀释血样也不接受。
2.标本必须鉴定和标记,确实无误的来自患者和献血者,并与血液申请单上内容核对、确证。
3.反复输血者应注意抽取新的标本作配血试验,避免应回忆反应而产生抗体漏检。
4.血清、血浆均可,但使用血浆标本时,应注意排除纤维蛋白原和补体的干扰。
5.留置针标本不考虑,因为不能代表患者当前的免疫学情况。
6.溶血标本一般不使用,还有稀释血样也不接受。
Add new attachment
Only authorized users are allowed to upload new attachments.
«
This page (revision-11) was last changed on 15-Oct-2013 15:12 by 161421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