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审核
by tunder 2012-04-07 文章来源:http://www.dxy.cn/bbs/thread/22685176?keywords=lis#22685176
前段时间在负极兔的帖子《关于报告单的自动审核》(http://www.dxy.cn/bbs/thread/22622349#22622349) 我已经有了开这么一个讨论帖的想法,因为今年要考试,所以一直没有什么时间整理资料。无奈,前段日子主任也要求我寻找一些关于自动审核的资料,我迫于无奈在网上找了一些,发觉自动审核这块还真的是个比较前沿的东西。
粗略分析如下:
1.标本量过多。这本来是好事,更有助于自动审核的发展。标本一多,人手不够就会去考虑自动审核。但这是外国人的思路,而我们由于标本量过多,却往恶性循环的方向走。标本过多导致仪器慢,工作时间长,耗材大,维护成本过高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我们大多数人干完今天的活就拍屁股走人,根本没人去研究质量的问题。由于维护成本和耗材过多,所以质控的成本无疑是要降低的,所以质控也没有每天都做,所以质量关不行,数据误差过大,不利于自动审核范围的统计。
2.LIS系统发展慢,没有统一行业标准,也没有统一要求。做LIS系统的根本就没有几个人熟悉医院的分布流程,有些工程师甚至说做了几十家医院还是搞不懂医院。机器没有统一的接口和接合,就很难做到比较完美的LIS系统。拿我们自己亲身经历来说,这台机器接对了,能传输数据了,另外一台机器就跟着变了,不能传了。相当麻烦。有些系统卖的价格不低,可就界面好看。有些系统界面很丑陋,却用起来相当实在。无论哪种系统,在发展容易相当成熟的计算机行业,这些软件都是比较垃圾的。一个好的软件不仅要用户界面友好(专业词语:就是用起来方便上手),而且要美观实在。像Office那样,很多都能够自定义。试问各位战友,你们见过这样的系统吗?我只听他们吹过,没有见过。
3.自动审核的含义其实不仅仅在于降低错误,减少官司。其真正的含义个人认为也应该属于质量控制的一部分。自动审核能为我们这种行业环境(标本量多,机器老化快,需要无限量降低成本,而且病人多,医患关系紧张)来说,仅仅是提高化验单的质量,减少低级错误。而在国外,我相信其意义远远不仅于此。但这对我们来说,也足够了。
4.《Autoverification of Clincal Labrotary Test Results, Approve Guiltline》这是CLSI-10A文件,刚搜集到这份文件的名字的时候我如获至宝,无奈无法看到全文。但当我了解到它的成文时间是2006年,我很惊讶,感觉自己如井底之蛙。国际上载06年就已经开始成文的东西,至少应该在此之前十年已经开始在酝酿和研究,而我是2011年才开始听到自动审核的相关内容,并有相关印象的。如此大的差距,可以想象我们大概比国际先进水平远不止几十年的东西。这只是个中猜测。
杂碎的写了一些想法,希望有兴趣的战友共同来探讨自动审核的相关内容,这方面现在国内找到的文献也挺少,瑞金医院有一篇比较好的文献。但是CLSI-10A文献,哪位战友有请不吝分享。实在没钱去买,太贵了。
by tunder 2012-04-07 文章来源:http://www.dxy.cn/bbs/thread/22685176?keywords=lis#22685176
前段时间在负极兔的帖子《关于报告单的自动审核》(http://www.dxy.cn/bbs/thread/22622349#22622349) 我已经有了开这么一个讨论帖的想法,因为今年要考试,所以一直没有什么时间整理资料。无奈,前段日子主任也要求我寻找一些关于自动审核的资料,我迫于无奈在网上找了一些,发觉自动审核这块还真的是个比较前沿的东西。
粗略分析如下:
1.标本量过多。这本来是好事,更有助于自动审核的发展。标本一多,人手不够就会去考虑自动审核。但这是外国人的思路,而我们由于标本量过多,却往恶性循环的方向走。标本过多导致仪器慢,工作时间长,耗材大,维护成本过高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我们大多数人干完今天的活就拍屁股走人,根本没人去研究质量的问题。由于维护成本和耗材过多,所以质控的成本无疑是要降低的,所以质控也没有每天都做,所以质量关不行,数据误差过大,不利于自动审核范围的统计。
2.LIS系统发展慢,没有统一行业标准,也没有统一要求。做LIS系统的根本就没有几个人熟悉医院的分布流程,有些工程师甚至说做了几十家医院还是搞不懂医院。机器没有统一的接口和接合,就很难做到比较完美的LIS系统。拿我们自己亲身经历来说,这台机器接对了,能传输数据了,另外一台机器就跟着变了,不能传了。相当麻烦。有些系统卖的价格不低,可就界面好看。有些系统界面很丑陋,却用起来相当实在。无论哪种系统,在发展容易相当成熟的计算机行业,这些软件都是比较垃圾的。一个好的软件不仅要用户界面友好(专业词语:就是用起来方便上手),而且要美观实在。像Office那样,很多都能够自定义。试问各位战友,你们见过这样的系统吗?我只听他们吹过,没有见过。
3.自动审核的含义其实不仅仅在于降低错误,减少官司。其真正的含义个人认为也应该属于质量控制的一部分。自动审核能为我们这种行业环境(标本量多,机器老化快,需要无限量降低成本,而且病人多,医患关系紧张)来说,仅仅是提高化验单的质量,减少低级错误。而在国外,我相信其意义远远不仅于此。但这对我们来说,也足够了。
4.《Autoverification of Clincal Labrotary Test Results, Approve Guiltline》这是CLSI-10A文件,刚搜集到这份文件的名字的时候我如获至宝,无奈无法看到全文。但当我了解到它的成文时间是2006年,我很惊讶,感觉自己如井底之蛙。国际上载06年就已经开始成文的东西,至少应该在此之前十年已经开始在酝酿和研究,而我是2011年才开始听到自动审核的相关内容,并有相关印象的。如此大的差距,可以想象我们大概比国际先进水平远不止几十年的东西。这只是个中猜测。
杂碎的写了一些想法,希望有兴趣的战友共同来探讨自动审核的相关内容,这方面现在国内找到的文献也挺少,瑞金医院有一篇比较好的文献。但是CLSI-10A文献,哪位战友有请不吝分享。实在没钱去买,太贵了。
Add new attachment
Only authorized users are allowed to upload new attachments.
«
This page (revision-3) was last changed on 25-Jun-2012 14:43 by 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