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血清肌酸激酶-MB同工酶质量测定
  英文名称:CK-MB mass
项目介绍 :
  肌酸激酶(CK)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中,与三磷酸腺苷(ATP)的再生有关,此酶的功能是在生理水平上维持细胞内的三磷酸腺苷浓度。它的催化作用是可逆的,即将高能磷酸键从磷酸肌酸转移至二磷酸腺苷(ADP)上或从三磷酸腺苷上将高能磷酸键转移至肌酸,形成磷酸肌酸。
  CK由M和B两个亚单位组成,组合成CK-BB,CK-MM,CK-MB三种同工酶,在细胞线粒体内还有另一种同工酶,称之为CK-Mt。CK-BB主要存在于脑、前列腺等器官,CK-MM主要存在于骨骼和心肌,CK-MB则主要存在于心肌,正常人血液中大部分是CK-MM,少量CK-MB,而CK-BB极少。
  生物变异
  生理变异:18.4%
  人群变异:61.2%
  血清CK-MB测定的最重要意义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胸痛发作后4~6小时,病人血清CK-MB先于总活性开始升高,12~36小时达峰值;多在72小时内恢复正常。其最高值达对照组4.9~22倍以上。如果梗塞后3~4天,CK-MB仍持续不降,表明心肌梗塞仍在继续进行,如果已下降的CK-MB再次升高则提示原梗塞部位病变扩展或有新的梗塞病灶;如果胸痛患者在48小时内尚未出现CK-MB升高,或小于总活性的2%,即可排除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临床上常以CK-MB超过CK总活性的3%(离子交换柱层析法)或10%(免疫抑制法)作为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依据。
  用CK-MB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时必须注意无论是CK-MB的绝对活性或占总活性百分率的界限值,均不适用于14岁以下的儿童,因为婴幼儿和儿童的CK-MB均高于成人。各种类型的心脏手术后可引起血清CK-MB活性增强,在并发术间或术后心肌梗塞时升高更为显著。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人血清CK-MB亦升高。

  检测CK-MB的方法很多,早期应用的是离子交换色谱法和电泳法,操作复杂,耗时较多,以后以免疫抑制法为主,降低了检测线,提高了临床敏感性。新一代的方法是用单克隆抗体测量CK-MB的质量,用二株抗CK-MB的单抗测定CK-MB的蛋白量,此法检测限为1ug/L,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较酶法更敏感、更稳定、更快(10-40min),而且可以自动化。
  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了多种测CK-MB酶质量的方法。应用最多的是美国Hybriteeh公司的ELISA方法,正常人在5μg/L以下,此法结果和电泳法相关良好。缺点是测定时间长达半天,只适合成批标本。近两年来应用单克隆技术制备出特异性极高的只和CK-MB作用的抗血清,已有多种试剂盒供应。最近Deerson以CK-MB≥10μg/L以及CK-MB指数≥3.0(μg/U CK×l00)为AMI诊断标准。CK-MB单克隆抗体方法简单,特异性高,是目前重点发展的方法,近来有人认为此法有助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目前国内应用不多。 
  采血前应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避免剧烈活动,受检者一般无需禁食。
在病人安静状态下静脉采血2~3ml。
静脉采血:除非是卧床病人,一般取坐位采血。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干扰测定结果,故在采血前应静坐5min。一般自肘静脉采血,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1min,穿刺成功后应立即松开止血带。
抗凝剂选择:一般无需抗凝剂,用血清标本检测。
采集后注入试管中,防止剧烈震荡,并尽快送往化验室。
血心肌酶

Add new attachment

Only authorized users are allowed to upload new attachments.
« This page (revision-11) was last changed on 25-Oct-2013 14:29 by 161421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