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bedSection
%%tab-血清果糖测定
  中文名称:血清果糖测定\\
  英文名称:[Serum fructose]\\
__项目介绍 :__\\
  果糖是食物中糖的一部分,果糖代谢异常是与果糖代谢有关的酶类缺乏所致。\\
__有何用途 :__\\
  用于良性果糖症、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1,6-二磷酸果糖酶缺陷症和极少见的D-甘油酸尿症。
/%
%%tab-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原发性果糖尿、遗传性果糖不耐症、1,6-二磷酸酶缺乏症和D-甘油酸尿症。\\
__1.良性果糖症(原发性果糖症)__\\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果糖激酶缺乏,无症状,勿需治疗。摄取含果糖食物后出现果糖尿。葡萄糖氧化酶法的尿糖试纸不能测出;须用Benedict法(碱性硫酸铜法)测定。正常人血中果糖比葡萄糖代谢快,果糖半衰期为20min,葡萄糖为45min。一次服用50g果糖后,通常在2h之内血中果糖浓度就降至空腹水平(0-0.44mmol/L)。果糖激酶缺乏者一次服用50g果糖,患者2h后血中果糖仍在较高浓度,并出现果糖尿。此型果糖尿又称为I型果糖尿。\\
__2.遗传性果糖不耐受__\\
  为罕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杂合子无症状。多数患者在断奶后给予蔗糖饮食时才发现,患者有低血糖和肝衰竭,重症可致死。此症是由于1-磷酸果糖醛缩酶缺陷所引起。患者肝内1-磷酸果糖醛缩酶活性几乎完全缺乏,而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活性降低50%以上,即可造成肝内1-磷酸果糖的堆积及磷酸和ATP的消耗。由于磷酸大量消耗,肝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减少,造成ATP缺乏。后者缺乏导致肝细胞ATP依赖性离子泵功能障碍,膜内外离子梯度不能维持,细胞肿胀破裂。\\
__3.FDPase缺乏症(1,6-二磷酸果糖酶缺乏)__\\
  此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在婴儿期发病。婴儿表现为肌无力、呕吐、嗜睡、生长停滞和肝肿大等,感染可诱发急性发作。若不治疗在婴儿期就可死亡。实验室检查可见空腹低血糖、酮血症、乳酸血症和血浆丙氨酸水平升高。确诊需用肝、肾、肠活检标本测定该酶活性。
/%
%%tab-参考范围
气相色谱法:空腹0.56±0.01mg/dl--Aloia等\\
GC/质谱法:3.3±1.4mg/dl--PitkanenD等\\
正常人口服0.25g/kg果糖后:\\
0.5h:0.83~1.38mmol/L(15~25mg/dl) \\
2h:0~0.56mmol/L(0~10mg/dl)(UV法) \\
换算系数:mmol/L×18= mg/dl,mg/dl×0.05551= mmol/L 
/%
%%tab-病人准备
  化验前一周内应该保持正常的生活状态,以使身体处于一个稳定的代谢水平。
/%
%%tab-标本采集和运送要求
  肝素抗凝血,绿帽或浅绿帽真空管常规静脉血采血,采集后注入试管中,并尽快送往化验室,尽快检测。
/%
/%
[血.糖及其代谢物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