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血浆纤维蛋白原 又名:凝血因子I
英文名称:Fibrinogen,FIB
相关试验:凝血酶原时间测定、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血浆D-二聚体测定(D-Dimer)、凝血因子、凝血酶时间测定
项目介绍 :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bg),分子量34万,由肝细胞合成和分泌,占血浆总蛋白的2%-3%,为机体止血生理中重要的凝血因子,是凝血块形成所必需的一种蛋白。纤维蛋白原由肝脏生成,并和其他20多种凝血因子在需要时一起被释放到血液循环系统中。正常情况下,当机体组织或血管受损时,凝血途径被启动,凝血系统被激活,在凝血途径的最后阶段,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聚合物,并在伤口处相互交联形成纤维蛋白网架结构,形成纤维蛋白网与血小板共同形成凝血块,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有何用途 :
纤维蛋白原检测通常需要和其他凝血检验同时进行,这些有助于医师判断患者凝血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当PT或APTT检测结果异常或出血时间不明原因延长时,通常需要进行纤维蛋白原的检测。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可和PT测定、APTT测定、血小板检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D-二聚体检测协同检验,以诊断DIC或异常纤维蛋白溶解。有时,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可用于检测某些进行性疾病(如肝病)的病程进展,甚至可用于监测一些获得性疾病的治疗效果。纤维蛋白原可和一些心血管疾病的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共同作为评价发生心血管疾病潜在危险性的指标。
何时检测:
当患者出血时间不明原因的延长时,或PT、APTT检测结果异常时,需要进行纤维蛋白原的检测。此外,当患者出现DIC或异常纤维蛋白溶解的症状时也需进行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当怀疑患者有遗传性的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障碍时,或医师相对患有获得性出血障碍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评价和监测时,也可进行纤维蛋白原的检测以及其他凝血因子的检测。在某些情况下,纤维蛋白原检测和其他一些检测的结果,还可帮助医师预测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潜在危险性。
英文名称:Fibrinogen,FIB
相关试验:凝血酶原时间测定、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血浆D-二聚体测定(D-Dimer)、凝血因子、凝血酶时间测定
项目介绍 :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bg),分子量34万,由肝细胞合成和分泌,占血浆总蛋白的2%-3%,为机体止血生理中重要的凝血因子,是凝血块形成所必需的一种蛋白。纤维蛋白原由肝脏生成,并和其他20多种凝血因子在需要时一起被释放到血液循环系统中。正常情况下,当机体组织或血管受损时,凝血途径被启动,凝血系统被激活,在凝血途径的最后阶段,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聚合物,并在伤口处相互交联形成纤维蛋白网架结构,形成纤维蛋白网与血小板共同形成凝血块,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有何用途 :
纤维蛋白原检测通常需要和其他凝血检验同时进行,这些有助于医师判断患者凝血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当PT或APTT检测结果异常或出血时间不明原因延长时,通常需要进行纤维蛋白原的检测。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可和PT测定、APTT测定、血小板检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D-二聚体检测协同检验,以诊断DIC或异常纤维蛋白溶解。有时,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可用于检测某些进行性疾病(如肝病)的病程进展,甚至可用于监测一些获得性疾病的治疗效果。纤维蛋白原可和一些心血管疾病的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共同作为评价发生心血管疾病潜在危险性的指标。
何时检测:
当患者出血时间不明原因的延长时,或PT、APTT检测结果异常时,需要进行纤维蛋白原的检测。此外,当患者出现DIC或异常纤维蛋白溶解的症状时也需进行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当怀疑患者有遗传性的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障碍时,或医师相对患有获得性出血障碍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评价和监测时,也可进行纤维蛋白原的检测以及其他凝血因子的检测。在某些情况下,纤维蛋白原检测和其他一些检测的结果,还可帮助医师预测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潜在危险性。
1.降低:见于先天性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严重肝脏疾病、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DIC、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新生儿及早产儿、某些产科意外、恶性肿瘤等。
2.增高:见于各种血栓前状态及血栓栓塞病、月经期及妊娠期、糖尿病、动脉硬化、结缔组织病、手术后、休克、癌肿、骨髓瘤、放射治疗后等。
2.增高:见于各种血栓前状态及血栓栓塞病、月经期及妊娠期、糖尿病、动脉硬化、结缔组织病、手术后、休克、癌肿、骨髓瘤、放射治疗后等。
正常人血浆中Fbg浓度为2.0-4.0g/L,半寿期约为3天,电泳分离显示在β2区带。FIB :5~11s
数值 | 临床意义 |
---|---|
<0.30g/L | 可能会发生自发性出血,应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
<1.0g/L | 结合病情考虑患者是否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进一步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血小板计数等以进一步证实;另外,V因子与(或)Ⅶ因子缺乏也可使血浆纤维蛋白 原浓度低于此水平。 |
>5.0g/L | 常见于急性感染、大手术或创伤之后、肾病综合征、烧伤、心肌梗死等,所以应做 其他试验以求确诊。 |
Fbg定量测定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项试验,有美国国家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Fbg常规测定方法Von Cluass法及我国目前较常用的亚硫酸钠盐析法、热浊度法、免疫浊度法和通过凝血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而推算Fbg含量的PT-Der法等。
1.Von Cluass法:属于功能法测定,是建立在Fg经凝血酶作用后形成纤维蛋白凝块基础上的,最能直接反应Fg的凝血功能,这也是目前国外最常用的常规方法。
2.亚硫酸钠盐析法和热浊度法:属于物理化学方法,是根据蛋白质的理化特性而建立的,这种方法特异性差、血浆中的其它蛋白质易影响其测定,所得结果往往偏高。
3.免疫浊度法:属于免疫学方法,目前多采用抗Fbg多克隆抗体与Fbg反应,其所针对的抗原决定簇也存在于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和异常Fg中,故特异性也较差。
4.PT-Der法:当PT测定完成时,全部纤维蛋白原均变成纤维蛋白,其形成的浊度和纤维蛋白的含量成正比,因此,不需另加任何试剂即可由浊度直接推算出Fbg的含量,该方法简便、快捷且精密度相当高,但Fbg在异常范围时,PT-Der法所测结果往往偏高,建议使用Von Cluass法测定。
1.Von Cluass法:属于功能法测定,是建立在Fg经凝血酶作用后形成纤维蛋白凝块基础上的,最能直接反应Fg的凝血功能,这也是目前国外最常用的常规方法。
2.亚硫酸钠盐析法和热浊度法:属于物理化学方法,是根据蛋白质的理化特性而建立的,这种方法特异性差、血浆中的其它蛋白质易影响其测定,所得结果往往偏高。
3.免疫浊度法:属于免疫学方法,目前多采用抗Fbg多克隆抗体与Fbg反应,其所针对的抗原决定簇也存在于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和异常Fg中,故特异性也较差。
4.PT-Der法:当PT测定完成时,全部纤维蛋白原均变成纤维蛋白,其形成的浊度和纤维蛋白的含量成正比,因此,不需另加任何试剂即可由浊度直接推算出Fbg的含量,该方法简便、快捷且精密度相当高,但Fbg在异常范围时,PT-Der法所测结果往往偏高,建议使用Von Cluass法测定。
抽血前低脂饮食。
标本采集:取血时,病人应松弛,环境温暖,防止静脉痉挛,止血带的压力应尽可能小,取血速度平稳顺利,防止产生气泡。用定量为3毫升的一次性枸橼酸钠(0.11mol/L)真空采血管采血至指定刻度,取血完毕立即轻轻颠倒混均混合均匀,不要剧烈震荡,并避免产生气泡。及时离心,3000转/分离心标本10分钟,以除去血小板。
标本运送:务必于采血后2小时内测定完毕,如不能完成试验,冷冻贮存少量血浆(0.5-1ml)(最好在-70℃,或者当贮存时间较短时,可以置于-20℃条件下),在实验前将血浆于37℃下快速融化。血浆用塑料试管存放,并用塑料吸管移取标本。
Add new attachment
Only authorized users are allowed to upload new attachments.
«
This page (revision-14) was last changed on 14-Oct-2013 16:45 by 161421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