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血乳酸   异名:乳酸盐
  英文名称:blood Lactate,LAC
  相关试验:血气检测、丙酮酸盐、脑脊液分析
项目介绍 :
  乳酸是糖代谢的中间产物,主要来源于骨骼肌、脑、皮肤、肾髓质和红细胞。血液中乳酸浓度和这些组织产生乳酸的速率以及肝脏对乳酸的代谢速度有关,约65%乳酸由肝脏利用。乳酸循环是指葡萄糖在外周组织转化为乳酸,而乳酸在肝脏中又转化为葡萄糖。肝外乳酸通过骨骼肌和肾皮质的氧化作用清除。乳酸产物增加会促进肝对乳酸的清除,但当乳酸浓度超过2mmol/L时,肝脏对其的摄取就会达到饱和。剧烈运动时,乳酸浓度可在短时间内明显增加,乳酸中毒没有可接受的浓度标准,但一般认为乳酸浓度超过5mmol/L以及PH小于7. 25时提示有明显的乳酸中毒。
  乳酸中毒在下列两类临床情况下发生:A型(缺氧型):常见,与组织氧合作用降低有关,如休克、低血容量和左心室衰竭;B型:与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肿瘤、肝病)、药物或毒物如乙醇、甲醇、水杨酸或先天代谢紊乱(如甲基丙二酸血症,丙酮酸血症和脂肪酸氧化作用缺陷)有关。机制还不清楚,但推测是线粒体功能缺陷,使氧的利用削弱。乳酸中毒比较常见,住院患者发生率约1%。其所致死亡率超过60%,而如果同时存在有低血压,则死亡率接近100%。
  乳酸中毒另一个不常见但难以诊断的病因是D-乳酸中毒。D-乳酸不由人代谢产生,而是由肠道吸收后在体内积累。D-乳酸可以导致全身性酸中毒,常见于空回肠分流术后,表现为乳酸性脑病(意识模糊、共济失调、嗜睡),并有血浆D-乳酸浓度升高。实际上所有测定乳酸的方法都使用L乳酸脱氢酶,而不能测定D-乳酸。D乳酸可用气液色谱法或用D-乳酸脱氢酶测定。
  生物变异
  生理变异:27.2%
  人群变异:16.7%
有何用途 :
  乳酸盐试验主要用于来检测及评估缺氧和乳酸酸中毒的严重程度。与其同时检测的可以是血气分析(评估机体酸碱平衡和氧合作用)、丙酮酸盐(无氧酵解产物中的另一种离子)和(或)一组试验项目,如全套代谢功能检测组合、基础代谢功能检测组合及全血细胞计数。对于急症患者或慢性疾病患者,应不时地检测乳酸盐以帮助监测缺氧状况、观察治疗效果。
  乳酸盐检测主要应使用静脉血,有时也会要求进行动脉血一起进行时。酸盐检测特别是当乳酸盐检测与动脉血气分析仪,脑脊液乳酸盐检测通常与血液乳酸盐检测一起用于病毒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鉴别诊断。
何时检测:
  当患者有缺氧症状如呼吸短促、呼吸急促、苍白、出汗、恶心、肌无力、腹痛或昏迷时,需要进行静脉或动脉乳酸盐浓度检测。当被怀疑有休克、心脏病发作、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衰或糖尿病控制不良时,需要检测乳酸盐,也可以同其他检测指标一起评估患者状况,如果显著升高,则会间隔进行检测以监测病情。
  当患者出现脑膜炎症状如剧烈头痛、发热、瞻妄和意识丧失时,需要进行脑脊液和血液乳酸水平检测。
1.生理性升高:剧烈运动时,由于组织缺氧,乳酸水平会升高。
2.病理性升高:
1)用某些降糖药的糖尿病人乳酸水平有明显升高,形成乳酸性酸中毒,甚至会导致昏迷。
2)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时,由于组织缺氧,糖酵解速度增加,血中乳酸通常超过7mmol/L,甚至高达25mmol/L,导致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
3)重症肝病、尿毒症、细菌感染、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酒精中毒、白血病、重症贫血时,乳酸水平会升高。
4)I型糖原累积病:由于体内缺少某种糖代谢需要的酶,病人肝脏合成的肝糖原不能分解利用,造成低血糖,低血糖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后者使肌糖原分解,产生大量的乳酸。
5)线粒体肌病脑病病人,运动前后乳酸浓度差异很大,临床上常以运动前后乳酸相差3倍以上作为该种疾病的辅助诊断标准。
  一般而言,乳酸增加越多,疾病状况越严重。乳酸过多不具有诊断诊断意义,但是它的确可以帮助临床医师确定或排除患者所示症状的原因。例如,对于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显著增高的乳酸水平提示细菌性脑膜炎,正常或轻度升高则更倾向于病毒性脑膜炎。
  全血乳酸: 0.5~1.7mmol/L(5~15mg/dl)。
  血浆中乳酸含量约比全血中含量高7%。
  需要救治:>4.0 mmol/L
  死亡率高:>9.0 mmol/L
  抽血前的一周内应该保持正常的生活状态,以使身体处于一个稳定的代谢水平。
  应在空腹和休息状态下抽血。抽血时气不用止血带,不可用力握拳。如非用止血带不可应在穿刺后除去止血带至少等待2min后在抽血。最好用肝素化的注射器抽血,抽取后立即注入预先称量的含冰冻蛋白沉淀剂的试管中。如用血浆测定,每毫升血用10mg氟化钠及2mg草酸钾抗凝,立即冷却标本,并在15min内离心。
血气和有机酸

Add new attachment

Only authorized users are allowed to upload new attachments.
« This page (revision-9) was last changed on 15-Jan-2013 14:38 by 161421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