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是食欲减退、疲乏无力、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例可有发热和黄疸。根据病原学的不同,病毒性肝炎目前至少可以分为五型,即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另有庚型肝炎病毒和经血传播病毒(TTV)与病毒性肝炎相关,但其致病性尚需进一步研究确定。各型肝炎虽临床表现相似,但从病原学看,各自为独立的疾病,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性。
1.甲型肝炎:血清抗-HAV IgM阳性即可诊断。此外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HAV有4倍以上升高;肝组织或粪便中发现HAV颗粒、HAVAg或HAV RNA亦可诊断为本病。
2.乙型肝炎:有以下任何一项阳性,可诊断为HBV现症感染:①血清HBsAg阳性;②血清HBV DNA阳性或HBV DNA聚合酶阳性;③血清抗-HBc lgM阳性;④肝内HBsAg和(或)HBcAg阳性,或HBV DNA阳性。在临床诊断中注意鉴别急性乙型肝炎与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前者随病程进展HBsAg滴度由高到低,消失后抗-HBs转阳;前者抗-HBc IgM滴度高,抗-HBc IgG阴性或低水平。
3.丙型肝炎:血清抗-HCV阳性,血清和(或)肝内HCV RNA阳性。
4.丁型肝炎:HDV为缺陷病毒,依赖HBV才能复制,所以除HBV感染标志阳性外,血清抗-HD或抗-HD IgM阳性,血清和(或)肝内HDAg、HDV RNA阳性均可诊断。
5.戊型肝炎:血清抗-HE或抗-HE IgM阳性,血清和(或)粪便HEV RNA阳性。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重型肝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可升高。血小板在部分慢性肝炎患者可减少。
2.尿三胆: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出现前,尿胆红素及尿胆原即可阳性,在黄疸最重、粪便灰白时,尿胆原反而减少,黄疸减退时,尿胆原再现,随病情好转而渐趋阴性。
3.肝功能组合试验
血清胆红素:黄疸病例升高,少数病例可达170μmol/L以上,结合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加。
血清酶测定: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在急性期、慢性活动期均可升高,重型肝炎时反而下降,出现“酶疸分离”现象;②血清胆碱酯酶(CHE)在肝功损害严重时可降低;③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在胆道梗阻、淤胆型肝炎时升高;④γ-谷酰转肽酶(γ-GT或GGT)在慢性肝炎时可轻度升高,淤胆型肝炎时明显升高。
蛋白代谢功能试验:重度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时血清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可增高。
血清胆固醇:重型肝炎时血清总胆固醇明显降低,胆固醇酯比例下降,常少于70%。在淤胆型肝炎及肝外阻塞时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可明显升高。
4.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重型肝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活动度下降至40%以下,肝损害愈严重,指标变化愈明显。
5.其他如血清胆酸测定可用于判定肝损害的程度及黄疸的鉴别诊断。肝纤维化常用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Ⅳ型胶原(Ⅳ-C)和层粘蛋白(LN)等指标进行测定。
慢性肝炎严重程度划分
项目 轻度 中度重度
ALT和(AST)U/L≦正常3倍>正常3倍>正常3倍
Bil(μmol/L)17.1-34.234.2-85.5>85.5
A(g/L)≧35<35,>32≦32
A/G≧1.41.0<A/G<1.4<1.0
rEP(%)≦2121<rEP<26≧26
PTA(%)>70≦70,≧60<60,>40
CEA(R/L)>5400≦5400,>4500≦4500
肝炎

Add new attachment

Only authorized users are allowed to upload new attachments.
« This page (revision-5) was last changed on 25-Oct-2013 15:59 by 161421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