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bedSection %%tab-唾液酸碱度测定 中文名称:唾液酸碱度 \\ 英文名称:[potential of hydrogen in saliva ]\\ /% %%tab-临床意义 唾液的pH和缓冲能力与龋蚀活性有关,唾液pH和缓冲能力降低则龋蚀活性强,降低见于龋齿活性增。 /% %%tab-参考范围 健康人混合唾液的pH 为6.2~7.6 /% %%tab-方法学评价 唾液标本的收集宜在自然分泌状态下进行。可采用自然吐出,或用特制的负压吸盘采集。咀嚼石蜡块等机械刺激可促进唾液排出,若以维生素C、柠檬酸等置于舌尖,虽可刺激唾液大量分泌,但因可降低唾液药物浓度,改变唾液pH及可能干扰测定,不宜使用。因为唾液成分不够恒定,进行唾液分析必须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尤其是标本采集方法和时间,否则影响结果。 /% %%tab-病人准备 先用温水漱口,漱毕5~10分钟后采集。 /% %%tab-标本采集和运送要求 标本采集:采集唾液时,应先嘱受试者用温水漱口,漱毕后5~10min采集。采集时,可以直接使用导管自各腺体的开口处吸取,或将自然流出的唾液收集在干净试管内,离心分离,吸取上清液供分析。如果病人不易自然流出唾液,可将少量消毒脱脂棉放入受者舌下数分钟,取出挤压棉球得到唾液。 标本运送:唾液标本收集后应立即送检,室温下放置后PH上升,细菌繁殖,析出沉淀,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一般性状检查和微生物学必须使用新鲜的标本。 /% /% [唾液]\\[临床检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