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bedSection
%%tab-出血时间测定(BT)
  中文名称:出血时间测定(BT)\\
  英文名称:[Bleeding Time,BT]\\
__项目介绍 :__\\
  出血时间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为刺破皮肤后,血液从自然流出到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这是反映毛细血管壁和血小板止血功能的常用筛选试验。
/%
%%tab-临床意义
1.BT延长\\
(1)血小板数量异常影响正常的止血过程,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
(2)血小板功能缺陷不能发挥正常止血作用,如先天性血小板无力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3)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缺乏,影响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如血管性假血友病(vWD)。\\
(4)毛细血管壁结构和功能异常,不能发挥正常止血作用,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5)显著的凝血因子缺乏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晚期,凝血严重不足,生理性血栓形成障碍,使止血作用减弱。\\
2.BT缩短\\
主要见于较严重的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活性增强,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止血作用增强,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心肌梗死、脑血管病变及DIC高凝期等。由于阿司匹林、口服抗凝剂、抗炎药等可引起BT延长,故试验前应遵医嘱。\\
/%
%%tab-参考范围
Duke法:1-3min;\\
IVY法:2-7min;\\
TBT法:2.3-9.5min。\\
/%
%%tab-医学决定水平
||数值||临床意义
|>6min|可能因血小板数目减少或功能异常或血管性血友病引起,应进一步检查血小板计数、血小板黏附与聚集功能,以确定诊断,进行治疗。
|>8min|应做有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如欲做大手术时,在术前必须做纠正治疗,术后同样应及时纠正治疗。
|>15min|若血小板计数少于10X10E9/L时,可有73%患者伴有严重的不易控制的出血,如经检查患者伴有血小板功能不全,应给予输入血小板治疗。
/%
%%tab-方法学评价
1.Duke法:即针刺耳垂或手指,此法敏感性和准确性较差,应逐步被淘汰;\\
2.IVY法:较Duke法敏感,但试验条件未能标准化,重复性不好;\\
3.TBT法:改良IVY法,是目前较理想的方法。\\
临床实践表明BT对预测手术过程中出血的危险并无帮助,我国学者发建议手术前不现用BT作为术前常规。\\
/%
%%tab-病人准备
试验前5-7天内禁服含有阿司匹林成分的药物和其他影响出血时间的药物。\\
/%
%%tab-标本采集和运送要求
标本采集:采血部位要温暖、避开充血、水肿、冻伤瘢痕等处,血液应自动流出;穿刺伤口应标准,否则影响结果;滤纸吸干流出血液时,应避免与伤口直接接触,更不能挤压;末梢血(手指或耳垂)床边试验。\\

标本运送:采集后立即送检。
/%
%%tab-图片说明
  图示简单操作\\
[{Image src='图示简单操作.PNG'}]
/%
/%
[微血管和血小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