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 line 3 changed 6 lines |
|
|
中文名称:利-集氏体检查;\\ |
|
英文名称:Lee-set’s body check,LBC\\ |
|
中文名称:利-集氏体检查;\\ |
英文名称:[Lee-set’s body check,LBC]\\ |
__项目介绍 :__\\ |
利氏曼原虫寄生于人或脊椎动物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引起利什曼病。本病被世卫组织列为重点防治的10种热带病之一。对人致病的主要有杜氏利什曼原虫、巴西利什曼原虫等。\\ |
At line 11 removed one line |
|
At line 13 removed one line |
|
At line 15 removed one line |
|
At line 17 removed one line |
|
At line 19 removed one line |
|
At line 22 changed 3 lines |
|
正常人血液中无利-集氏体。\\ |
|
正常人血液中无利-集氏体。\\ |
At line 26 removed 5 lines |
%%tab-医学决定水平 |
|
无\\ |
|
/% |
At line 32 changed 3 lines |
|
检出利-集氏体即刻报告给临床。\\ |
|
检出利-集氏体即刻报告给临床。\\ |
At line 36 changed 8 lines |
%%tab-影响因素 |
|
!一、项目介绍\\ |
|
利氏曼原虫寄生于人或脊椎动物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引起利什曼病。本病被世卫组织列为重点防治的10种热带病之一。对人致病的主要有杜氏利什曼原虫、巴西利什曼原虫等。\\ |
|
!二、方法学评价\\ |
|
%%tab-方法学评价 |
At line 22 added one line |
利什曼原虫常用检测方法及评价见表。目前以病原学检查方法较常用。\\ |
At line 46 removed 3 lines |
|
利什曼原虫常用检测方法及评价见表。目前以病原学检查方法较常用。\\ |
|
At line 52 changed 4 lines |
|1.病原学检查|以骨髓穿刺涂片法最为常用,以髂骨穿刺简便安全,原虫检出率80.0%-90.0%。淋巴结穿刺检出率46.0%-87.0%,脾脏穿刺检出率最高可达90.6-99.3%,但不安全,一般少用或不用。 |
|2.免疫学诊断|皮内试验在病人痊愈后才呈阳性反应,且维持时间很长,故不能作为现症患者诊断技术,但用于确定疫区与非疫区、判断流行程度及考核防治效果有一定价值。单克隆抗体-抗原斑点试验诊断黑热病,阳性率达97.0%,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均好,且具有简易可行。仅需微量血清等优点,能反映现行感染、疗效考核等优点。IFA及ELISA等方法也有较高敏感性,但有交叉反应。 |
|3.分子生物学技术|PCR、DNA探针杂交技术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Dip-stick试纸条法无需昂贵仪器和设备,可达快速、敏感、特异的要求。 |
|
|1.病原学检查|以骨髓穿刺涂片法最为常用,以髂骨穿刺简便安全,原虫检出率80.0%-90.0%。\\淋巴结穿刺检出率46.0%-87.0%,脾脏穿刺检出率最高可达90.6-99.3%,但不\\安全,一般少用或不用。 |
|2.免疫学诊断|皮内试验在病人痊愈后才呈阳性反应,且维持时间很长,故不能作为现症患者诊断技术,\\但用于确定疫区与非疫区、判断流行程度及考核防治效果有一定价值。单克隆抗体-抗原\\斑点试验诊断黑热病,阳性率达97.0%,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均好,且具有简易可\\行。仅需微量血清等优点,能反映现行感染、疗效考核等优点。IFA及ELISA等方法也有\\较高敏感性,但有交叉反应。 |
|3.分子生物学技术|PCR、DNA探针杂交技术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Dip-stick试纸条法无需昂\\贵仪器和设备,可达快速、敏感、特异的要求。 |
At line 57 changed 10 lines |
|
病原学检查主要受检验者操作方法及镜检技术水平影响。\\ |
|
|
!!病人准备:\\ |
|
一般无特殊要求,最好处于安静状态,避免剧烈运动。\\ |
|
!!标本采集和运送要求:\\ |
|
病原学检查主要受检验者操作方法及镜检技术水平影响。\\ |
/% |
%%tab-病人准备 |
一般无特殊要求,最好处于安静状态,避免剧烈运动。\\ |
/% |
%%tab-标本采集和运送要求 |
At line 69 changed 3 lines |
标本的运送:试管上粘贴唯一标识号,该标识号可以是条形码,也可以是申请单的联号。如果是条形码包含患者姓名、检验目的、标本类型、标本采集日期等信息。如需将标本从原始采血管中转移到新的采血管时,新的采血管要有与原采血管信息一致的标识。\\ |
|
|
标本运送:试管上粘贴唯一标识号,该标识号可以是条形码,也可以是申请单的联号。如果是条形码包含患者姓名、检验目的、标本类型、标本采集日期等信息。如需将标本从原始采血管中转移到新的采血管时,新的采血管要有与原采血管信息一致的标识。\\ |
At line 74 changed 2 lines |
|
!1.前鞭毛体\\ |
1.前鞭毛体\\ |
At line 77 changed 2 lines |
|
!2.无鞭毛体\\ |
2.无鞭毛体\\ |
At line 80 removed one line |
|
At line 48 added one line |
[血液寄生虫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