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new attachment

Only authorized users are allowed to upload new attachments.

This page (revision-10) was last changed on 07-Dec-2012 11:01 by 1614216108

This page was created on 11-Apr-2012 11:31 by UnknownAuthor

Only authorized users are allowed to rename pages.

Only authorized users are allowed to delete pages.

Difference between version and

At line 3 changed 3 lines
中文名称:血浆氨测定\\
英文名称:NH3,Ammo\\
相关试验:肝功能组合\\
  中文名称:血浆氨测定\\
  英文名称:[blood ammonia,ammonia nitrogen,AMM,NH3]\\
  相关试验:肝功能组合\\
__项目介绍 :__\\
  血氨是肠道细菌和体内细胞在蛋白质消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化合物。氨是一种废物,正常情况下被转运到肝脏,转化为尿素和谷氨酸盐。尿素被转运到肾脏,经尿排泄。如果“尿素循环”不能完成氨的分解,血中的氨将增加并通过血-脑屏障。氨还可来源与肾脏和肌肉。\\
  氨和其他经肝脏代谢的化合物在大脑蓄积,引起肝性脑病。它可引起神志和神经学改变,导致精神错乱、定向障碍、嗜睡、最终昏迷甚至死亡。婴幼儿和儿童随着血氨水平升高呕吐频繁、急躁、渐进性嗜睡。未曾治疗过的,可能会有癫痫发作、呼吸困难导致昏迷。\\
  生物变异\\
  生理变异:24.7%\\
  人群变异:27.3%
\\__有何用途 :__\\
  血氨实验主要用于帮助研究行为和意识有改变的原因,和其他试验如血糖、电解质、肾和肝功能同时检测,可以帮助诊断不明原因的昏迷,或者帮助支持诊断Reye综合征、各种肝脏疾病引起的肝性脑病。血氨水平检测还可用于帮助发现和评价尿素循环缺陷的严重性。\\
  一些医师用血氨试验检测肝性脑病治疗的有效性,但在临床效用上没有达到广泛的认同。由于肝性脑病可以由血和脑中各种毒素升高引起,血氨水平与损伤程度有很少相关性。
\\__何时检测:__\\
  出生后几天的新生儿伴有以下症状如急躁、呕吐、嗜睡、癫痫发作需要进行血氨检测。当儿童患有流感或伤风等病毒性疾病1周左右出现以上症状,或医师怀疑儿童患有Reye综合征时,需要进行血氨检测。\\
  当成年人出现神志改变、定向障碍、困倦或陷入昏迷时,检测血氨水平可帮助查找意识改变的原因。稳定期肝病患者,当病情出现恶化转变为急性疾病时,检测血氨水平,同时测定其他肝功能试验。\\
At line 10 changed 3 lines
  血氨浓度正常不能排除肝性脑病。其他废物也可引起神志和意识的改变,脑内的氨水平可能比血中更高。这就使患者的症状与血氨水平很难关联起来。\\
  增高见于肝功能严重损伤,如重型肝炎、肝硬化、尿毒症、肝癌等。\\
  血氨增高常导致肝昏迷(肝性脑病,当达参考值2倍以上时,多有意识障碍)。\\
  血氨浓度正常不能排除肝性脑病。其他废物也可引起神志和意识的改变,脑内的氨水平可能比血中更高。这就使患者的症状与血氨水平很难关联起来。增高见于肝功能严重损伤,如重型肝炎、肝硬化、尿毒症、肝癌等。血氨增高常导致肝昏迷(肝性脑病,当达参考值2倍以上时,多有意识障碍)。\\
At line 15 changed one line
11~35μmol/l\\
  11~35μmol/l\\
At line 18 changed one line
  无\\
  无。\\
At line 21 changed one line
  无\\
  无。\\
At line 23 changed 21 lines
%%tab-影响因素
  一、项目介绍\\
  血氨是肠道细菌和体内细胞在蛋白质消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化合物。氨是一种废物,正常情况下被转运到肝脏,转化为尿素和谷氨酸盐。尿素被转运到肾脏,经尿排泄。如果“尿素循环”不能完成氨的分解,血中的氨将增加并通过血-脑屏障。氨还可来源与肾脏和肌肉。\\
  氨和其他经肝脏代谢的化合物在大脑蓄积,引起肝性脑病。它可引起神志和神经学改变,导致精神错乱、定向障碍、嗜睡、最终昏迷甚至死亡。婴幼儿和儿童随着血氨水平升高呕吐频繁、急躁、渐进性嗜睡。未曾治疗过的,可能会有癫痫发作、呼吸困难导致昏迷。\\
  生物变异\\
  生理变异:24.7%\\
  人群变异:27.3%\\
  二、方法学评价\\
  1. 灵敏度和特异性\\
  目前测定血氨的方法有扩散法、两点法、动力学法等。\\
  谷氨酸脱氢酶法:具有特异性高,简便,快速,血浆用量少,可用自动分析仪测定等优点。\\
  干化学法测定血氨含量 ,该法测定血浆氨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可靠等优点,适合急诊使用。\\
  2. 干扰因素\\
2.1 久置的血液会使血氨急剧升高,因为血浆中的多肽和谷氨酰胺易水解释放出NH3。2.2 显著溶血标本不能用,因为红细胞中氨浓度为血浆的2.8倍。\\
有何用途:\\
血氨实验主要用于帮助研究行为和意识有改变的原因,和其他试验如血糖、电解质、肾和肝功能同时检测,可以帮助诊断不明原因的昏迷,或者帮助支持诊断Reye综合征、各种肝脏疾病引起的肝性脑病。血氨水平检测还可用于帮助发现和评价尿素循环缺陷的严重性。\\
一些医师用血氨试验检测肝性脑病治疗的有效性,但在临床效用上没有达到广泛的认同。由于肝性脑病可以由血和脑中各种毒素升高引起,血氨水平与损伤程度有很少相关性。\\
何时检测:\\
出生后几天的新生儿伴有以下症状如急躁、呕吐、嗜睡、癫痫发作需要进行血氨检测。当儿童患有流感或伤风等病毒性疾病1周左右出现以上症状,或医师怀疑儿童患有Reye综合征时,需要进行血氨检测。\\
当成年人出现神志改变、定向障碍、困倦或陷入昏迷时,检测血氨水平可帮助查找意识改变的原因。稳定期肝病患者,当病情出现恶化转变为急性疾病时,检测血氨水平,同时测定其他肝功能试验。\\
病人准备:\\
%%tab-方法学评价
1. 灵敏度和特异性\\
目前测定血氨的方法有扩散法、两点法、动力学法等。\\
谷氨酸脱氢酶法:具有特异性高,简便,快速,血浆用量少,可用自动分析仪测定等优点。\\
干化学法测定血氨含量 ,该法测定血浆氨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可靠等优点,适合急诊使用。\\
2. 干扰因素\\
2.1 久置的血液会使血氨急剧升高,因为血浆中的多肽和谷氨酰胺易水解释放出NH3。\\
2.2 显著溶血标本不能用,因为红细胞中氨浓度为血浆的2.8倍。\\
/%
%%tab-病人准备
At line 45 removed 7 lines
标本采集和运送要求:\\
  在病人安静状态下静脉采血1-2ml,肝素抗凝,采集后隔绝空气保存并尽快测定\\
  1.1吸烟对患者和对标本都是有氨污染的的原因,因此采血前一天的午夜后应禁止吸烟。严重吸烟的患者,采血前必须淋浴,穿新睡衣裤。采血医护人员也必须是非吸烟者。\\
  1.2为了减少标本和器皿受实验室空气中氨的污染,最好在特定实验室中采集标本和进行测定。限制人员进出实验室,器皿必须经过化学处理。\\
  1.3采血技术:选用草酸钾、EDTA或肝素抗凝剂,不能用肝素胺抗凝剂,氟化物抗凝剂将使测定值增高。\\
  1.4标本中含氮物质的分解代谢是氨污染的另一原因,因此标本采集后必须立即放置于冰浴中,尽快离心分离出血浆,并及时进行测定。即使在0度,从采血到测定时间开始,滞留15min以上也可引起血氨浓度升高。\\
\\
At line 45 added 6 lines
%%tab-标本采集和运送要求
在病人安静状态下静脉采血1-2ml,肝素抗凝,采集后隔绝空气保存并尽快测定\\
1.1吸烟对患者和对标本都是有氨污染的的原因,因此采血前一天的午夜后应禁止吸烟。严重吸烟的患者,采血前必须淋浴,穿新睡衣裤。采血医护人员也必须是非吸烟者。\\
1.2为了减少标本和器皿受实验室空气中氨的污染,最好在特定实验室中采集标本和进行测定。限制人员进出实验室,器皿必须经过化学处理。\\
1.3采血技术:选用草酸钾、EDTA或肝素抗凝剂,不能用肝素胺抗凝剂,氟化物抗凝剂将使测定值增高。\\
1.4标本中含氮物质的分解代谢是氨污染的另一原因,因此标本采集后必须立即放置于冰浴中,尽快离心分离出血浆,并及时进行测定。即使在0度,从采血到测定时间开始,滞留15min以上也可引起血氨浓度升高。\\
At line 52 added 2 lines
/%
[血.小分子含氮物质检验]
Version Date Modified Size Author Changes ... Change note
10 07-Dec-2012 11:01 2.006 kB 1614216108 to previous 血.非蛋白氮化合物 ==> 血.小分子含氮物质检验
9 07-Dec-2012 11:01 2.004 kB 1614216108 to previous | to last
8 24-Aug-2012 13:54 2.011 kB 1614216108 to previous | to last 非蛋白氮化合物 ==> 血.非蛋白氮化合物
7 20-Jul-2012 11:54 2.009 kB 1614216108 to previous | to last
6 17-Jul-2012 14:16 1.975 kB 1614216108 to previous | to last
5 07-May-2012 14:43 1.976 kB 1614216108 to previous | to last
4 23-Apr-2012 13:53 1.957 kB 1614216108 to previous | to last
3 23-Apr-2012 13:53 1.959 kB 1614216108 to previous | to last
2 12-Apr-2012 16:07 1.985 kB 1614216108 to previous | to last
1 11-Apr-2012 11:31 1.964 kB UnknownAuthor to last
« This page (revision-10) was last changed on 07-Dec-2012 11:01 by 1614216108